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度的优势,通过政府作用减弱城乡二元结构的负面影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和政策。这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即在承认城乡差别的前提下,从制度上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系统来对待,整体考虑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城镇居民与农民的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城乡统筹的城市化之路。二、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成都市于2003年开始在全市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初步建立了以城乡一体化制度为基础、市场化制度为核心、集约化发展机制为补充的城乡统筹的体制。(一)城乡一体化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在大部分的理论研究中,都把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置于完全的市场机制基础之上。但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体制基础尚未完全破除、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条件下,政府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仍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政府需要对原有的城乡分割的体制进行变革,另一方面需要对高速城市化可能带来的负效应进行矫正。成都市主要从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体制一体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城乡一体化制度。1、推进规划一体化。一是完善规划体系。打破过去城乡分割的传统做法,推进规划一体化。按主体功能区规划理念提出了“全域成都”的总体布局,将城市中心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规划,并且以此为最高准则调整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总体规划,实现“三规统一”,在“三规”基础上建立城乡产业、公共服务等各类专项规划,保证城乡规划一盘棋、各项规划高度衔接。二是改革规划管理体制。实行规划统一归口管理,从市、县到乡镇
f都组建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和规划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规划的编制和监督。2、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和简化行政审批,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758项,占原行政审批事项的66。进一步扩大区(市)县审批管理权限。建立了市和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代办点。二是改革行政管理架构。推进市和区(市)县行政管理架构改革,先后实施了涉及30多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撤并30左右的乡镇、47左右的村,精简乡镇机构各类人员5000多名。三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强化政府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