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异常激活是指这些基因的表达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发生异常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在Co
c的等位基因中只要一个发生改变即可发生恶性转化,因此可以认为Co
c在致癌过程中起显性正调控作用。其次,Co
c的异常改变都发生在体细胞,即肿瘤细胞中,而不发生在胚系细胞中,即肿瘤的个体中这一Co
c的异常并非来源于遗传,这一点与后面要提及的抑癌基因是不同的。下面概括地介绍一下Co
c被异常激活的各种可能的机理并由此推测与肿瘤发生的关系。1病毒的启动子插入不含Vo
c的ALV感染宿主后经过较长潜伏期会诱发鸡的淋巴瘤。在所有被恶性转化的细胞DNA中都含有ALV原病毒的序列,并都位于第八对染色体Cmyc的上游处。与正常鸡的体细胞相比,被恶转细胞有一种mRNA明显增多,此mRNA含有ALV原病毒的5LTR和Cmyc的转录产物。由此可以可以推断ALV插入Cmyc上游,其原病毒的5LTR起了启动子的作用,异常激活Cmyc,使之表达提高了30100倍,从而导致鸡淋巴瘤。以后发现,ALV原病毒插入位置可以在Cmyc上游,下游或较远的地方,都可异常激活Cmyc而致癌。2基因突变1982年11月美国两个实验室分别报告在人膀胱瘤细胞株T24EJ中发现VrasH的同源序列CrasH,CrasH的序列与正常CrasH相比,在第一外显子的12密码子由GGCGlyci
e点突变成GTCVali
e因而使其蛋白质产物P21也发生了改变。这种点突变在结肠癌,肺癌细胞株中也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点突变的CrasH表达大大提高,且表达的是异常的产物,提示CrasH的点突变是异常激活的关键,是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环节。卵巢癌和肾上腺癌中的Cgip,垂体腺癌和甲状腺癌中的Cgsp以及甲状腺和泌尿生殖道肿瘤中的Nras都有基因点突变。3基因扩增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往往可见一种染色体的改变,即肿瘤细胞染色体的某些部位有较强的均匀染色区(HSR)。HSR范围内某些基因拷贝数大大增加。如在结肠癌,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中都有HSR,其范围内与myc同源的序列扩增100多倍,其转录的RNA也高与正常数十倍。另外鳞状细胞癌中的CerbB,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中的C
eu,肺癌中的Lmyc都有基因扩增,提示Co
c拷贝的扩增使其过度表达。4基因重排许多恶性肿瘤都有特定的染色体异常,即所谓标记染色体,在这些肿瘤细胞中往往可见特有的染色体缺失或易位。根据Co
c的染色体定位,很容易了解染色体易位使Co
c的一部分序列位置转移。在新的染色体环境中形成Co
c基因重排。在原来正常环境下不表达或表达很低的Co
c,在新位置新环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