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职业知识(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2)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流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个电量。(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矢量图,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交流电路。(4)理解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5)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的作用和三相负裁的正确接法。
2职业技能:(1)安全用电。(2)常用电工材料的选择,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及维护。(3)电阻、电容及电感的识别、检测。(4)常用电路的识别及连接。(5)三相交流电源及负载的连接。
3职业素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道德规范。(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1
f(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四、编写思路
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体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需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材内容上,依据“教学大纲”对电工技术的专业要求,充分考虑职业岗位需求,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应用性和实践性,尽力体现“简单、实用、够用、定性为主”的原则,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
五、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