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3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对原子结构有个基本的认识。过程方法:采用学生自主讨论的方法,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得出结论。多考虑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最新认识成果。情感态度: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设计1化学家已经发现和创造了2000多万种化学物质,这么多的化学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124,分析金属铜、氯化钠、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2原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但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和探索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直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物体表面的原子,才对原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展示图片:
图1原硅晶体
1
f图2用隧道扫描显微镜观测到的硅晶体表面
图3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入新课:问“原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你有没有思考过下列问题?”⑴原子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⑵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⑶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教师引导:欲了解这些内容,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内容。
交流讨论:(师生一起)
整理归纳: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学生阅读教材,试着总结填写】⒈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
2
f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是
奠基人,他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⒉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英国科学家子是不可分割的是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构成的,原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
⒊汤姆生的“西瓜式”原子结构模型。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子,他认为,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⒋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带正电荷,位于,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构成的,带负电荷,在原子
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⒌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丹麦物理学家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⒍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规律,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电子运动。描述核外上绕核作高速运动。
问题解决:问题:从原子结构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