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摘要:自主性能促进幼儿学习能力、行为能力的发展,应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自主性,使幼儿在学习和生活、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展现出独立自主的一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对幼儿自主性培养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幼儿;自主性;培养
一、在游戏活动中亲身实践,培养幼儿自主意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应结合实践活动,要使幼儿在实践中体验自己做决定的快乐,逐渐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教师要放开手脚,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意识,使幼儿自己选择材料、选择游戏内容,引导幼儿之间共同协商,逐渐强化幼儿的自主能力。比如在“开超市”游戏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决定,让幼儿自己选择要扮演的角色。教师要给予幼儿最大的包容,做游戏中的旁观者。同时,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情况下也要及时出现,做游戏的支持者。小颖在游戏中充当玩具区的售货员,她摆放好玩具后很快就迎来了顾客。小丽想买一个小熊,但是小颖说小熊她也很喜欢,不想卖。就在幼儿们产生争执的时候,教师开始介入,教师给小颖说明超市中卖东西的规则。小颖了解规则后马上就想通了,自己主动将玩具熊送到小丽手上,还说“您好,这是您要的玩具熊,您可以去收银台给小熊结账了”。在这一游戏中,幼儿们不了解游戏的规则,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教师的出现给幼儿正确的引导,使小颖能主动做出选择,让幼儿的自主性发挥作用,而不是教师要求小颖要如何做。游戏中的合理引导能为幼儿树立规则意识,使幼儿逐渐获得自主做决定的能力,有助于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教师要在引导时掌握分寸,不能替幼儿做决定,要讲明游戏的规则,对幼儿进行适当引导,使幼儿自主做出决定1。二、创设清晰的生活流程图,培养幼儿生活自主性幼儿行为习惯与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幼儿入园后,一日中的各种活动都是被教师引导着进行,该用餐了教师会提醒幼儿去洗手、要排队;做游戏拿器材时,教师要告诉幼儿们有序拿取,不能推搡打闹;午睡前,教师要提醒幼儿们摆放好鞋子可以看出,几乎幼儿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教师的提醒下进行的,幼儿自身缺乏主动意识,教师不单独要求的,幼儿就不会主动做,即便每日都是相同的顺序,幼儿也会存在懒惰、被动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要减少在生活活动中的引导和提醒,使幼儿自主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可以在生活区中张贴醒目、直观的生活流程图。比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