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方式。
你如何去解释一样事物,如何去思辨、讨论一个问题,往往就反映了你的认知。你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合起来,就构成了你的「认知世界」。
比起「外部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你的认知世界才更重要。因为你接收信息,理解信息,输出信息,都需要经过这个认知世界。它才是你心智的主导。
f这也就是逻辑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沟通表达的工具,更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逻辑?逻辑包括什么东西?又有些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要讲清楚「逻辑思维」,非一整门课程不可。
今天简单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1澄清和定义
我们总是急于去找出问题的答案,但往往会忽略很重要的一步:问题本身,究竟是什么?
不要小看这一步。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之所以会无功而返,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个前提。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开车不小心蹭到了B,B下车拿出一把砍刀攻击A,在争执过程中,A抢过砍刀,砍伤了B。问:A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这个问题如何思考呢?
f非常简单。我们首先看:正当防卫的定义是什么,能否给出一个清晰、明确的标准。然后,再观察监控和证据,判断:在这起案件中,A的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标准。那么,答案就出来了。
可能有人会为A鸣不平,可能有人会觉得A出手过重,可能会有人分别站队、说话……但这些,意义都不大:它们只能满足一时的情绪发泄,并无助于解决问题。
再举个例子:在电车难题中,你让列车驶向「多数人」的一边这个做法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简单介绍电车难题:一辆电车疾驰,前方有两条岔道,废弃岔道上有1个孩子在玩耍,正常岔道上有10个孩子在玩耍。你手边有一个闸门,可以让电车驶向废弃岔道,是否要扳动闸门?)
这个问题怎么思考呢?其实,你会发现,本质上,这是在问「某某行为是否符合你对道德的判断」。那么,你要做的就是:给出你对「道德」的定义。怎么做是道德的,怎么做是不道德的,然后,再看这个行为是否符合这个定义。
比如:你的道德标准是:做错了事的人理应受到惩罚。那显然,不扳动闸门更符合你的道德观。
如果你的标准是:以多数人的幸福为最高准绳。那么,你就应该扳动闸门,哪怕那个落单的小孩是无辜的。
f所以,你会发现,很多这类问题,本质是什么呢?是一个定义问题。你能否对事物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才是问题的核心。
为什么定义这么重要?因为它可以导向「共识」。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