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才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识」运行的。人们使用法定货币,是因为相信银行和政府的信誉;人们不会擅自偷盗、抢夺,是因为相信国家机器的威慑力;人们能够在一起讨论问题,是因为相信对方有着跟自己一致的基本观念。
任何问题的最终结果,都是行动。而一旦涉及行动,就会牵扯他人的成本、收益、立场、自由……人在社会中,如何能够跟其他人保持一致,彼此有效互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能够达成「共识」,对事物有着一致的理解和期望。
所以,有效澄清和定义问题,可以导向共识,让一切思考、讨论、互动更有效。
这也是最基础的一种逻辑能力。
2提炼和概化
我们每天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远超过大脑的处理能力。如果这些信息全部进入大脑,我们很快就会不堪重负。但为什么我们还能生存着?
f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它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进行「抽象」,找出核心和关键,达到以点牵面、以面带体的作用。
这种能力,就叫做「提炼」。
提炼是大脑最优异的天赋,也是点石成金的利器。它不但能够高效优化信息储存的效率,还能从信息之中萃取出意义、价值,进行吸收内化,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举个例子:
给你一堆历代王朝的兴亡信息,如果你不具备「提炼」能力,那它们就只是一堆文字,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是否可以从中观察,思考:这些王朝的兴亡有哪些共同点?是不是这些共同点,导致了王朝的更迭?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和学到什么?
这就是一种「找共性」的提炼。
再如:给你一个店铺的运营数据,错综复杂,高高低低,怎么看?是不是可以做成一个趋势图,然后去找:这个趋势里面,有哪几个节点是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这几个节点发生了什么?有哪些东西可以优化,哪些东西可以继续发扬、提高?
这就是一种「找异常」的提炼。
f再比如: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怎么解读?不妨思考:这个政策牵涉到哪些行业?有哪些个体和组织涉入其中?它们会从中得益还是损失?
这就是一种「找本质」的提炼。
我在以前各种文章中,都多多少少提过这种思考方法。比如:在第三个例子中,我们能否去思考: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它们的需求是什么?资源是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彼此之间的对接能否成立?这就是「需求供给」思考法。
同样,换另一个角度:它们对这个政策,是支持、中立还是反对?每一个利益相关方,能够撬动的力量有多大?能够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阻力动力」分析法。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