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食品安全论文: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缺陷摘要:对食品安全法律保障的关注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立法理念。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结构及执行情况的分析,借鉴外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内容和实施中的不足,提出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意见。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可追溯性制度在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由生存型→温饱型→健康型的转型过程中逐渐凸现出来的。该情况印证了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证明的共识:“追求健康的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应使消费者发生急、慢性毒害或感染性疾病,也不应该带来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安定和强盛的重要保证,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以其特殊的意义成为了近年来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实际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从来没有从社会关注中淡化,从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从苏丹红到瘦肉精,从“福寿螺”到“多宝鱼”,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而这些事件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也越来越让人们触目惊心。美国
f《时代》周刊公布的2008年度十大新闻中,三鹿奶粉事件便榜上有名,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着实让人堪忧。
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食品安全保障实际上是对人权的保护,是对公民生存和发展权的一种维护。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该法于同年6月1日实行。《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无疑给人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就此全面得到解决。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2010年3月19日,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面对仍然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令我们反思:《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是否全面;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是否存在缺陷;如何从法律上强化食品安全问题。
1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立法工作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