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为例马海霞
摘要:我国数学课程一直都在改革,数学教育的观念、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的变革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新的教学目标由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元价值取向组成,教学对象也变得个性化。教学内容综合性加大,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在读开发,而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却未与新课改接轨,要真正实现我国新课改所预设的课堂目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研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的开发性,教学设计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互动性,教学过程的反思性。数学教学设计包括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也分为宏观教学设计、微观教学设计和情景教学设计。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高中数学课程在教育理念、学科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应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模块课程的内容及学习目标,研究新的教法及学法。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学生的学习需要,动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特点及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谈以下几点认识。一、正确认识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原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新课程理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新教材开辟了“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为学生提供选学素材,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具有如下特点:(1)以人为本,由易至难设置课程;(2)增加问题设置,注重揭示数学概念的发现形成过程;(3)注重基础,例习题难度降低;(4)增大开放性,培养创新能力;(5)靠近生活,注重应用;(6)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
f程整合。高中数学新课程与原有课程不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特性上的开放与封闭问题,确切地说新的模块课程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