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有人说:“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其实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课堂教学设计来体现。本文仅谈谈我对新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关键词】新课程;课程目标;科学探究;学科特点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从着眼于学生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物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体系。下面根据新教材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对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认识。1.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
f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2.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课题有的是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探究的物理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直接提出,虽然其中不乏关于问题背景的介绍,但很少有让学生主动发现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