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为载体,是一种以学生的实践为核心的生活课程。二、课程开发的背景
我校在积极探索小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方面都有教改新路子,对于积极探索在综合活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合活动课程之所以没有教材,是为了不束缚教师的手脚,让学生获取更广阔的探究空间。但是教师在准备实施方案时,不能毫无目的与方向,心中应该有教材,否则其盲目性必然会影响学生探究过程的实效性。所以,教师如何确定主题,确定什么样的主题,既要考虑学生知识储备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要考虑学习资源的可用性。
因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和实验进展情况,综合考虑学校资源的可用程度,准备编写一套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这套教材是我们把在实验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当作“种子”种在实践的“土壤”中即将萌发的一株“新芽”。初步设想教材分为中年级、高年级两个分册,一册教材有十六课左右。这套教材的编写要密切联系我校实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留给了学生较大的活动和思考的余地。
三、课题名称及承担者课题名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组织结构:组长:张爽。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和课程研究的全面领导,在总结阶段撰写课题研究的主报告;副组长:吴晓东、田晓芬。负责课题组各成员、各子课题组的培训、协调工作;成员:王玉玲。负责课程的实施与教材的撰写。四、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f本课题研究旨在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运作机制,将地方资源、社区资源、学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出校本特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有综合素质能力,善于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的总体办学水平。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我校实际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教学航模、泥塑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历史与文化、社会生活等资源,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六、研究的主要方法步骤(一)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学习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综合实践活动纲要等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