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的掌握知识。也可以把学生带进“数学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得出结论,进而体会到知识的形成与发生过程。例如,要想全面了解函数
f中的三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b、c,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学生自己得出a、b、c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一改过去许多学生头疼的、枯燥的理性阐述,像是在做有趣的理化生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空前的热情,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得出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猜想,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成功地形成了应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其功效也数倍于传统的语言描述与原始的板演,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欲望,提高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而逐渐深人到中学教学领域,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它体现教师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运用网络课件和专题网站等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和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进行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学习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探究工具。未来世界,将是一个计算机与网络的世界,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使用网络,不让计算机成为自己的有力助手的人,在今后的世界里将会“寸步难行”。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只有教师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高科技的高度,不断学习,拓展、更新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真正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参考文献:【1】常如吉,《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杨路明,《计算机实用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7。【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6【4】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8【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6】王鹏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