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引发社会关注。2月初(下称“《通知》”)要求,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随后,如中小学设校内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设施设备、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等。③进入新学期,纠缠多年的家校“手机大战”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解决办法。那么,《通知》出台后,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合理使用手机?④手机入校园,该进还是该禁?事实上,这个话题社会上早有讨论。⑤赞成校园禁手机者认为,青少年自控能力尚不足,过度使用手机会产生很多问题。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媒介与教育工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海波将其总结为3个方面,影响视力、耽误学习,特别是滋生亲子矛盾。二是易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甚至引发一些恶性事件。⑥手机沉迷在世界各国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美国某大学曾对10个国家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实验,参与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学生表示,失去了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目前,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者课堂,有的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⑦对校园禁手机抱有疑虑者则认为,禁了手机,家长和孩子如何沟通?目前网上布置、提交、批改作业十分普遍,学校老师要求家长下载某些作业类App,并在App上给孩子布置线上作业,是何道理?”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手机布置作业虽然方便,但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忽略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对手机的自控能力和线上作业完成效率有差别,也容易加剧家校矛盾。材料二:
第4页(共22页)
f材料三:①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②专家认为,要彻底解决中小学生手机沉迷问题,需改进单调、刻板的教育教学方式③储朝晖表示,只有教育评价标准多元化,中小学生才能有更多开展户外活动、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这更有助于增强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役物而不为物所役”。④田丰表示,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阵地”在学校,而不应让家庭和其他社会机构承担更多责任。当然,“但在现有情况下,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照顾到其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正确使用手机。”⑤为做好家校共育,教育部指导编写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家庭卷、学校卷)于去年12月初发布⑥张海波认为,学校和家长都要提升媒介素养……总之,家校都应做好统筹规划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