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即指娶妻时尚贫贱,但以后变得富贵。按照礼制的要求,夫妻应为一体,贫贱时娶之,富贵时休之,义不可取,故不能休妻。
7五听
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观察方式,具体指:①辞听;即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语言表达,如语无伦次,则所言非实。②色听;即观察当事人的面色,如面红耳赤,则所言非实③气听;即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喘息,如气喘吁吁,则所言非实④耳听;即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如听觉迟钝,则所言非实⑤目听;即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目光,如两目无光,则所言非实
f8法经
《法经》是战国初期李悝制定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适应日益发展的封建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出现的。《法经》的历史地位①《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的立法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②《法经》的出现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定罪量刑。③《法经》的出现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使立法活动在兼顾历史沿革和横向联系的科学环境中进行,避免重复和抵牾。④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按客观规律指导法律实践活动⑤《法经》的出现,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
9秦朝的法律特点及历史地位
秦朝法律的特点:①秦朝注重法律的公布和实行,强调百姓知法、懂法;这种重视法律的态度是可取的②一切皆有法式: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调整各种经济关系③重刑轻罪④严于治吏:并不是说法律的锋芒指向官吏,而是通过治吏,充分发挥治民的作用秦朝法律的历史地位:①秦律是一部封建法典,是统一封建国家初建时期的产物,它对封建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封建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规范中确立的法律形式、原则、制度对后世封建法律、法律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汉承秦制”,可以说,为后世封建法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秦律奉行法家重刑思想,轻罪重罚,很快激起社会矛盾,加速了秦王朝的瓦解,这是一个历史教训
10危害中央集权制的犯罪
①阿党与附益:与诸侯王结党,共同对抗朝廷②事国人过律:依汉律规定,诸侯王每年役使吏民有一定限额,超限者免为庶人③非正:非嫡系正宗而继承爵位,一律免为庶人④僭越:汉代诸侯百官的器用、服饰、乘舆各有规则,如有逾制,即构成僭越罪⑤出界:诸侯王擅自越出其封国国界⑥漏泄省中语:泄露朝廷机密事宜
f11唐代的法律形式
唐代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