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课时教学计划
课的类型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第5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着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初步理解
教学目标因数和倍数
2、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西游记大家都熟悉吧?那么“悟空”、“八戒”、“沙僧”他们三个与“唐僧”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A、教学例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1、仔细观察例题,将它们分一分,并说一说你分类的理由。根据商的特点分成三类:第一类结果是整数,第二类结果是小数,第三类结果有余数。
f根据商的特点分成两类:第一类结果为整数,第二类结果不是整数。师:学生如果只能分出第一种要给予肯定,如果能分出第二类要给予表扬。2、展示第二种分法:第12÷26一30÷65类63÷9720÷10221÷211第8÷3229÷518二19÷72526÷8325类
总结: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学生试说余下的第一类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注意:(1)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研究的只是非零自然数,也就是说(一般不包括0)2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因此我们在叙述中不能说12是倍数,2是因数或6是因数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因数和倍数,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应该注意些什么?四、课堂练习1、
练习二:
f3、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32×264
143×42
25×5125
因数和倍数板书设计前提条件:整除(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倍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因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关系: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教后感

月日
f第
课题
3
课时教学计划
课的类型新授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内容及练习二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目标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25÷55二、探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