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渤海放养对虾苗50亿尾,即能使我国对虾产量翻一番,年创外汇收入可达数亿美元。【资源浪费、破坏情况相当严重】诚如上述,我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悠久历史,这一方面积累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发展起了规模巨大的产业经济活动,把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成了现实经济优势;但另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断变更居住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留下了原始农耕文化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遗迹;以后又经历代统治者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战乱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在我国广袤国土上各项自然资源所遭受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1949年后,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善保护,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国民经济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局部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但因历史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缺乏应有认识,以及我们在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多次决策失误,先后造成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两次对自然资源的大冲击、大破坏。近些年来,有些地区贪图近利的短期行为,还在对自然资源搞掠夺式经营,乱挖滥采,造成了破坏性开发。例如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部分地区对土地长期搞集约经营,重用轻养,不适当地使用农药、化肥,绿肥种植面积和施用有机肥减少,水利等农用基础设施失于修缮,丢掉了传统的有机农业耕作模式,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农业减产;同时,城市工业迅速增长和不少乡镇企业盲目发展,使环境污染迅速蔓延,直接威胁农业增产。此外,城市(包括众多小城镇)和农村建设大量占用有限耕地;部分沿海地区,农村由于弃农从工经商,耕地荒废或被挪作它用,这就使原已十分紧张的人地关系,随人口压力不断增加而显得愈加严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调,还使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地丘陵地带,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的116万平方千米增至约367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382%;据推算,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至少在50亿吨以上,相当于耕作层为33厘米厚的耕地1167万公顷。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有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年生产的化肥总量。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达270多万公顷,造成经济损失每年约100亿元!每年木材消耗超过林木生长量,赤字近1亿立方米;全国草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