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政策与未来趋势
一、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20世纪70年代,
国际上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和贫油国家重视石油替代,开始大规模发展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等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的能源
植物为主要原料进行能源生产的一种新兴能源。生物质能源按照生物质的特点
及转化方式可分为固体生物质燃料、液体生物质燃料、气体生物质燃料。中国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一直是在“改善农村能源”的观念和框架下运作,较早地
起步于农村户用沼气,以后在秸秆气化上部署了试点。近两年,生物质能源在
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质能源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沼气工程建设
初见成效。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成3764座大中型沼气池,形成了每年约
34l亿立方米沼气的生产能力,年处理有机废弃物和污水12亿吨,沼气利用
量达到80亿立方米。到2006年底,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农户达2260万户,
占总农户的92,占适宜农户的153,年产沼气870亿立方米,使7500多
万农民受益,直接为农民增收约180亿元。生物质能源发电迈出了重要步伐,
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液体生物质燃料生产取得明显进展,全国燃料
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02万吨,已在河南等9个省的车用燃料中推广使用乙醇
汽油。
(一)固体生物质燃料
固体生物质燃料分生物质直接
燃烧或压缩成型燃料及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为原料的燃料。生物质燃烧技术是
传统的能源转化形式,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农村地区已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
灶189亿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省柴节煤炉灶比普通炉灶的热效率提高一
倍以上,极大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的局面。生物质成型燃料是把生物质固化成
型后采用略加改进后的传统设备燃用,这种燃料可提高能源密度,但由于压缩
技术环节的问题,成型燃料的压缩成本较高。目前,中国(清华大学、河
南省能源研究所、北京美农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意大利(比萨大学)两国
分别开发出生物质直接成型技术,降低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成本,为生物质成
型燃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国生物质燃料发电也具有了一定的
规模,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的许多糖厂利用甘蔗渣发电。广东和广西两省
(区)共有小型发电机组300余台,总装机容量800兆瓦,云南也有一些甘蔗
渣电厂。中国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燃烧发电厂将在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和山东菏泽
市单县建设,装机容量分别为2×12兆瓦和25兆瓦,发电量分别为12亿千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