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作者:刘嘉易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05期
摘要:苏轼是北宋文坛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学巨匠,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乃至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为之粲然,可称为千古第一人。他不仅作为“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更以其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可说是一个诗、词、文、书、画皆独步天下的文化巨匠。但他的一生,却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忧患频仍,坎坷多舛。他的人生态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乌台诗案”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苏轼秉持的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态度。不过之后哪怕一再贬谪,他还是尊主泽民,忘躯为之。而横遭贬谪的苏轼,能在人生逆旅、仕宦险境中,做到任天而动、随缘自适、超然物外,又缘于他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汲取了其中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苏轼人生态度旷达精神
一、苏轼的简介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政治家,其作品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作品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其父苏洵、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合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一生几经起落,因在北宋多次的政治斗争中坚持己见,多次遭到降职、罢贬,曾先后流落于黄州、惠阳及儋州。虽然历经如此波折宦海沉浮,但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很难发现郁郁寡欢、悲观叹气之作,反而是展现了一种放任自然、洒脱达观的精神面貌。为何苏轼会有如此的人生态度,而苏轼又经历了哪些人生逆境呢?通过分析苏轼逆境中所表现的旷达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文人精神中刚韧不挠的部分
二、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对人生忧患的化解虽异常圆通而彻底,但这并未将他导向虚无和消极,积极入世仍是他人生的主导倾向。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不畏强权,不计利害,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参政、议政
苏轼少年时期就积极关心当时社会的人情风俗和北宋王朝的政治措施,对北宋逐渐形成的积贫积弱的局面深感忧虑。早年,曾向朝廷进呈了策论25篇,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任凤翔府签判时又写了《思治论》等论文,提出革新弊政才是改变积贫积弱现实的途径。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