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免受噪声损害。43产生噪声污染的部门负责对其作业场所的噪声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改善,并对其噪声超标的设备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噪声污染。44安全环保部负责对作业现场的噪声进行监督检查、检测,并对噪声超标的责任部门提出改善意见。5术语6工作要求61噪声的来源611生产设备所产生的噪声。612空调机、排气扇等产生的噪声。613企业内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噪声。614蒸汽、真空、压缩空气减压阀泄压时所产生的噪声。62噪声的标准工作地点噪声级的卫生限制63噪声的控制
f631各生产作业部门应对其使用设备、电机、风机、对空排汽、安全阀等重点设备加强管理,坚持维保,适时润滑,减振降噪。必要时采取隔音、消音、吸音等措施,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632各生产作业部门在生产停歇期间,应停止其主要设备的运行,以免产生噪声。
633生产作业场所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经采取措施后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必须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
634设备部在更新、改造设备时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及消音措施齐全的低噪声设备。
635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厂内运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实施控制,进入厂区的机动车辆行使速度小于5KmH,不得鸣笛,停车时要熄火。
636各生产作业部门的各类设备应有消音降噪措施。637生产作业场所及部位的隔音门、隔音窗和降噪设施不得随意打开和拆除。64噪声的检测641内部监测:安全环保部定期对厂区、厂界噪声监测。642外部监测:由安全环保部沟通、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对厂界噪声的监督性监测。643当厂界噪声测定超过标准时,针对主要噪声源,噪声源部门必须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确保达到规定限值。65改造治理651安全环保部根据《噪声监测报告》中不符合项对责任部门提出整改意见,由噪声源及相关部门落实整改。652对不符合噪声标准和卫生限制的设备和设施,由使用设施、设备的部门提出技术改造治理意见,由设备部配合安全环保部汇总意见,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实施。66意识培养各部门加强员工环境、健康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形成良好习惯,做到轻搬轻放,杜绝野蛮操作,减少噪声的产生。
f67沟通厂内员工及周边居民有关噪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填写《综合信息交流记录表》,按《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执行。
f废气与粉尘排放管理制度1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本厂对废气、粉尘的控制、监测及管理。保护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防止废气、粉尘的污染。2范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