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改扩工程拟向河流排放污水,污水量Qh015m3s,苯酚浓度为ch30mgL,河流流量Qp55m3s,流速vx03ms,苯酚背景浓度cp05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Dx10m2s。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
解:完全混合后的初始浓度为
考虑纵向弥散条件下,下游10km处的浓度为:
c
128
exp
03210
1
1
402
24606010
032
10000
119mg
L
忽略纵
向弥散时,下游10km处的浓度为
由此看来,在稳态条件下,忽略弥散系数与考虑纵向弥散系数时,结果差异很小,因此常可以忽略弥散系数
2某工厂的排污断面上,假设废水与河水瞬间完全混合,此时BOD5的浓度为65mgL,DO为7mgL,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18kmd,河水的耗氧系数K1=018d1复氧系数K22d1,河流饱和溶解氧浓度为7mgL求:排污断面下游15km处的BOD5和DO的浓度;
解:
BOD5浓度
3已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平均流量Q05m3s总变化系数Kz138。试进行曝气沉沙池的工艺设计计算。(取停留时间3mi
,水平流速01ms,有效水深25m,曝气量01m3m3污水)
f4吸附再生法中的吸附池与AB法中的A段都可以称为“吸附池”,试分析比较其异同之处。
答:(1)相同点:①都是利用了微生物对有机物、胶体、某些重金属等的吸附功能。②一般接触时间较短,吸附再生法中吸附池为3060mi
,AB法中A段为30mi
。
(2)不同点:①微生物来源不同:吸附再生法中吸附池的微生物来自整个活性污泥系统内部,并且整个流程中只有一种污泥;而AB法中A段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于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起到了“微生物选择器”和中间反应器的作用,培育、驯化、诱导出了与原污水相适应的微生物种群,因此,A段是一个开放性反应器;同时,A段和B段是独立的,各自有一套污泥回流系统,微生物种群也存在差别。②流程不同:吸附再生法中为了恢复微生物的吸附作用,需将污泥经过再生池,通过生物降解作用,使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阶段,恢复活性,而AB法中A段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因此污泥经过中间沉淀池后直接回流至吸附池,当微生物吸附能力达到饱和时,直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这也使得污泥产率较高。
5CASS工艺与普通的SBR工艺的区别
答:CASS法是SBR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与SBR相比,CASS的优点是:其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CASS进水过程是连续的,而SBR进水过程是间歇的。
6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的MLSS为3700mgL,SVI为80mLg,求其SV和回流污泥中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