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9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名师导语』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既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也深受近现代中国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影响。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的考查频率相对较低: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中西习俗的融合、“剪辫易服”和节假日的变化。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社会生活史、家庭婚姻关系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仍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________转变。
2表现
①男性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
1近代后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
大为流行。
②女性服饰:
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2现代②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③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知识点二饮食与居室的演进
1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2居室建筑
1传统居室:________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
1
f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三习俗风尚的变革1背景:辛亥革命、____________、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2表现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主张____________,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____________并步入社会。
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为代价的。
【构图解史】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
信息提取:近现代中国服饰的演变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构图解史】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及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