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
课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__________转变。2.表现1近代①②男女子性::长改袍良马后褂的、旗西袍装。、中山装。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特征: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
一起。表现: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特表征现::服“饰干的部样服式”和和颜军色装趋盛于行单。调。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港台、欧美文化的
影响。4改革开放后表现: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
过渡。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餐: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在近代形成。2.西餐1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2影响①②西西餐菜中、常西用点的成原为料国大人饮量食进的入重百要姓组饭成桌部。分。三居室建筑的演进1.传统居室1形成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
f2__________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鸦片战争后,居室建筑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3.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以“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命名的新式住宅。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影响因素:__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等。2.主要表现
①清末民初,受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反对包办
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1婚俗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
时尚。
2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①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②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3其它③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④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思维升华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总趋势和原因1总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化和走向世界。
2原因: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政治环境、社会形势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思想、文化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