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选择性因子Xa抑制剂-磺达肝癸钠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终稿)前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ACS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近十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2。随着冠脉血管血运重建技术,如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普及,以及多种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联合使用大大降低了ACS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但临床中各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出血同样威胁生命。临床中迫切需要兼顾疗效和安全性的新型抗凝药物。随着对凝血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药物设计的进展,针对特定凝血因子为靶标的新型抗凝药物不断涌现,磺达肝癸钠是抗凝治疗“后低分子肝素时代”的先行者。临床试验证据显示,与传统的抗凝治疗比较,磺达肝癸钠降低ACS患者血栓事件的同时,明显减少出血的发生,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为进一步优化ACS患者的抗凝治疗,使临床医师充分了解并合理使用磺达肝癸钠,此共识将简要回顾磺达肝癸钠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研究资料,根据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提出合理应用磺达肝癸钠的指导建议134。
一、制定背景数据来源:检索cochra
e2008年12月,EMBASE1980年到2009年3月,PUBMED(1980年
到2008年12月),万方医学数据库(2000年到2008年12月)四个数据库。采用关键词Fo
dapari
uxACSMyocardiali
farctio
磺达肝癸钠急性冠脉综合征。所选文献研究对象均为人类且采用英文或中文发表参考相关治疗指南:美国ACCAHAUANSTEMI治疗指南(2007)1,欧洲ESCNSTEACS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3,美国ACCAHASTEMI治疗指南(2008)5,欧洲ESC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6,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和溶栓第八版指南(2008)4,
目前,ACS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UFH)和低分子肝素(LMWH))。但是由于UFH可与血清蛋白、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广泛结合,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不完全并且不稳定,不同个体差异大,存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等副作用。随后,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陆续研发了数种LMWH,尽管与UFH比较,LMWH具有一些生物学优势,可较为方便地通过皮下途径给药,不需要常规凝血监测,在疗效和出血方面略优或相似,但LMWH和UFH均存在HIT的风险。
二、磺达肝癸钠的药理学特点1磺达肝癸钠的作用机制因子Xa是凝血“启动途径”和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