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趣中去了。艺术作品在这样的批评面前从被品评的对象变成了激发创作灵感的素材,其本身的价值变得无足轻重。从王尔德为提高批评地位而作的论辩的轨迹来看,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多少出乎人们的意料。虽然王尔德没有忘记强调批评的独立性,但是这种通过将批评变成一种纯粹原创性的艺术实践的做法恰恰威胁到批评的独立性,也会令他之前的一系列努力大打折扣。
文艺批评之所以产生,乃是出于人们想知道文艺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需要。虽然批评标准没有绝对、统一的
f尺度,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但它也绝非不可捉摸的,有时它也会呈现一定的趋同性。如果批评家不以得出这样明确的概念、范畴和价值尺度为己任,那么这些“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又凭什么比别人多一个头衔?但将印象主义批评放在一定的范围中来考察的话,则它仍是有相当合理性的。印象主义批评“把艺术作品仅仅看作新一轮创造的起点——它并不使自己局限于——去发现艺术家的真正意图并作为最后的结论而接受”,16鼓励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力,用自己的观点去诠释一部分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王尔德在他所处的时代里对批评地位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虽然他在提升批评地位的关键性步骤上似乎略有些冒进,没有找到最为客观实际的方法,但他的不少观点在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并且已经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了新的价值。
注解:1《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第184页,雷纳韦勒克著,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2《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第166页,雷纳韦勒克著,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3《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第166页,雷纳韦勒克著,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f4《王尔德全集》第四卷引言第1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5《王尔德全集》第四卷引言第2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6《王尔德全集》第四卷第386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7《王尔德全集》第四卷引言第3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8《王尔德全集》第四卷第389,392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9《王尔德全集》第四卷第394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10《王尔德全集》第四卷引言第399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11《王尔德全集》第四卷第400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12《王尔德全集》第四卷引言第400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13《王尔德全集》第四卷引言第400页,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
14《王尔德全集》第四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