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圈,上下节旋紧;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④导管长度可根据孔深和孔口工作平台高度等因素确定,漏斗容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浇筑量要求。⑤导管应位于钻孔中央,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升降试验,导管吊装升降设备能力应与全部导管充满混凝土后的总重量和摩阻力相适应,并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16
f⑥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30~50cm的空间。⑦漏斗的直径一般为桩径的2倍,高宜为15m结合计算需满足首方混凝土封底要求。529浇筑水下混凝土⑴首批封底混凝土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若沉渣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进行二次清孔,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混凝土。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中1m以上。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后,无异常情况发生,应连续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及时停止灌注混凝土,重新清孔,满足规范要求后,再进行灌注混凝土。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公式:数量公式(例桩径D125):V≥∏D24H1H2∏d24h1;h1HwrwrCH1桩孔底到导管底端的高度,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为2540c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导管底口到砼面的高度)为1m;d导管内径(m);Hw孔内泥浆的深度(m);rw孔内泥浆的重度(kNm);rc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取24kNm;h1表示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rwrC1168243117mVD12531412522H1131402522h131412522051314025223117212m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⑵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直入导管灌注,特殊地段可采用罐车运输配泵车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6m。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
。要防止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内。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