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招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推行和发展历程。20余年来,招标工作已经深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各个领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招投标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势必影响和阻碍招投标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加强了对工程建设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工程建设市场逐渐趋于规范,有效促进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但由于各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项目业主单位规避招标规避招标行为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一是将工程进行肢解。建设单位将造价大的单项工程肢解为若干个小工程,各小工程的造价低于招标限额,从而规避招标。二是压低预算价。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最后按实结算,最后工程结算造价往往大大超过招标价格。三是中标后改变工程量。比如说有的单位先将主楼工程拿出来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后,再明确工作内容不仅仅是主楼,同时还增加一些附属建筑,规避了附属建筑工程的招标。(二)量身定做,排斥他人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为了使内定好的施工队伍顺利中标,在招标文件上暗做手脚,量身定做,制定倾向性条款,为意向的投标单位开绿灯;或是提高招标资格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以利其意向投标单位。(三)投标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有的投标企业弄虚作假,挂靠高资质企业,伪造经营业绩,骗取中标;有的用贿赂手段来谋取中标,有的投标人对建设单位领导、工程负责人、参与评标的专家评委、甚至招投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事先都买通做好工作,有这些人千方百计帮助他中标;有的投标人相互串通,组成临时联盟,尤其是“围标”、“陪标”和“串标”现象严重,围标人联合多个承包商哄抬行业价格,提高报价进行合谋围标,承包商挂靠多家施工企业进行围标,以多个施工企业名义进行投标承揽工程;有的企业中标后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从中收管理费或赚取差价,以至一级企业中标,而实际施工的队伍可能连三级资质都没有;有的投标企业先是以低价中标,然后采取行贿等手段,通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