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以致学生目标不明确,每个小组在合作时比较混乱,结果一节课的大半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小组完成所有实验,眼看要下课,上课的教师只得让所有学生停止实验,匆忙将结论告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根本没有达到,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
这节课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遗憾,但如果改变一下方式,会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将组内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在这个合作中主要有数据记录,像的观察,数据处理,总结汇报这几个角色。这样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明确分工、明确具体的小组目标,就不会出现前面匆匆收场的尴尬局面。当全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组织、合作下得到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小组合作学习才起了应有的作用。
三、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活动、收集、分析材料、归纳结论为主要活动目标的。教师必须首先从理论认识的层面上对此有所把握和感悟。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一切教学安排,而小组合作学习,重要特征是“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关注过程、尊重个性”,它体现了最基本的“学生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必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而不是选拔适合教学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环境的设计,为学生搭学习的平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学习资源的指导者和管理者,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和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和参与”的关系,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
2
f棒。教师和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及时的评价和激励新课程提倡对学生多样化,个体化的评价,注重过程和发展,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实现个体的价值。而长期以来,学生已经习惯而且总想着怎样去做好一个旁观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个看客是麻木的,是可怕的。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习惯于表扬正确,呵斥错误。学生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于是什么也不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