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的花罢了,可在白居易心中,这些花都被印上了优雅的人格特征,而这恰恰与白居易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不谋而合的。白居易偏爱白花,他特别对白莲情有独钟。作有《莲石》、《东林寺白莲》、《种白莲》、《六年秋重题白莲》、《感白莲花》、《白莲池泛舟》等等有关白莲的诗。其《感白莲花》诗云: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一为池中物,永别江南春。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此诗像一篇有关莲花的小传,抓住了莲花的鲜明特点,鲜活的把白莲花展现在世人眼前,那种高洁、独立、坚强的莲花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白居易欣赏莲花,并把莲花塑造成一种有灵性的植物,在莲花身上寄托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另外一首《东林寺白莲》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这首《东林寺白莲》前半部分运用工笔画的手法,充满感情地细致描绘了夏日东林寺白莲盛开的情景:池水清澈、白莲含苞、清风散芬、玉盘倾露。虽是浓墨重彩,却不显堆砌,将白莲花清润香洁的特质描摹得惟妙惟肖,凸现出白莲花的超尘脱俗之感。全诗以写景始,以抒情终,由景入情,其间过渡也是熨帖自然,不露痕迹。另一方面白莲花的幽姿雅韵同样寄托了白居易有别于流俗的情怀。白莲这种婷婷玉立、纯洁无瑕,但仍馥郁芬芳、颇具神韵的形象,不正是诗人十分偏爱而用以自诩的真实写照吗?白居易对杜鹃花一往情深也是比较罕见的。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其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生命力极其顽强,素有“百姓之花”的美誉。杜鹃花的此类特点,正好契合了白居易一向亲民爱民的为官之道与性格
3
f白居易诗歌花意象赏析
特点,所以杜鹃花得到诗人垂青也在情理之中。他在《山石榴寄元九》中写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诗人把杜鹃之美比作绝代佳人西施,而芙蓉和芍药都相形见绌,能得到如此之高的礼遇,想必杜鹃花更会“争及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