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白居易诗歌花意象赏析
汉语言文学孙佳林
【摘要】白居易是我国最成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反映时代问题,
继承了杜甫的“诗史”传统。白诗以意象丰富多彩著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花”意象。白居易是十分喜爱花的,而且他将栽花、养花、赏花视为自己一生的乐趣。对于白居易而言,花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还可以针砭时弊、感叹人生。但他对于花的情感不能仅用一个“爱”字来涵盖,而是一种深刻有内涵的心路历程,他常常给花打上人格特征,来彰显自身所具有的高贵人格。白诗注重用“花”意象来营造诗境,也借“花”安慰自己的仕途坎坷的失意之情和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此同时,从白居易的“花”意象中也可以窥探唐朝文化习俗,感知风土人文气息。因此本文以“花”意象作为切入点,探讨白居易诗歌的深厚意蕴。
【关键词】白居易诗;“花”意象;审美意蕴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县),祖籍为太原。白氏先祖本不是汉人,而是胡人,是西域龟兹国的王侯。生于官宦之后、诗书之家,白居易从小就受汉文化的熏陶,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八个皇帝,先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余年。他前期敢作敢为、锐意进取,但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采纳,终放弃了“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他晚年退隐洛阳,深居简出,写诗作赋,结交好友,颇为清静。在唐朝的诗人群体中,白居易可谓是造诣极深的一位。他流传下来大约有27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被他分为“讽喻”“感伤”“闲适”“杂律”四个部分。他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独树一帜,而且也有自己诗歌理论和主张,总体上看白诗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白居易晚年生活交为安定,这使得他有交充足的时间回顾他的人生旅程以及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最终系统地将其诗文整理成《白氏长庆集》。前面两段均可删除。白居易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反映时代问题,继承了杜甫的“诗史”传统。他在《与元九书》中云:“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主张直接关照当下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用诗歌来反映时代的脉搏与社会的变迁。他的作品涉及到当时历史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揭露出许多社会流弊,达到了“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目的,真正成为反映时代的“镜子”。深厚的内容要靠丰富的意象来支撑,白居易的诗歌也不例外。他对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