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国势衰微、面对强敌的情况下,他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一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以适应骑战的需要。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着窄衣小袖的楚国木俑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雍容的贵妇穿着宽袍大袖的华服,反映了开放的盛唐气象;身穿旗袍的妇女形象反映出满族的生活习俗对清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从三张图片中可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服饰(衣)变迁的轨迹。通过图片,可让学生直观感受服饰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课件展示:插曲话说旗袍。
提问:从旗袍的被接受到流行,再到成为中华民族服装的象征,这一曲折过程说明了什么?
老师:清代满族妇女服饰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以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开始在达官贵妇中流行。自20世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无不穿著,甚至成了女性在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中的礼服。对于课件中的提问老师提供参考答案: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与文化改造,创新不断作用的结果。
课件展示: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有何变化?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完毕派代表相互交流。
课件展示: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的变化情况。
课件展示:图518“席地而坐”、图519“坐榻盛行”、图520“坐高椅子”。
提问:你能看出这三幅图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哪个方面的变化吗?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老师:不仅服饰有它的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都如此,图518、519、520系列图片即是一例(此三幅为书本中的插图)。《汉代陶俑》中两人为席地而坐,魏晋时期《洛神赋图》中人物坐榻盛行,为低坐,而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人们普遍高坐椅子。从不同时代的文物中可以发现日常生活(坐)的历史,看出人们生活习俗、方式的演变的过程。
课件展示: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和分析问题了解了家庭、服饰、座椅以及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住房、饮食等的大致发展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追踪一下从你出生记事到现在身边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分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确定某一个方面或事物谈变化;每组确定召集人、组织人、代表发言人;讨论时要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