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策略
新课改要求校长不但要对课程改革方面的知识熟之又熟,而且在课程开发、课程选择、课程设计和结果评定等方面,也要求校长营造环境氛围、构建和谐团队,以达到新课改的成功施行。一个成功的教育领导者,势必要担负起新课改的所有重任。因而,要想了解新课改的成败就要对提升校长的领导力予以研究。
一、加快自我发展
1校长专业发展。校长的专业发展是整个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改要求校长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只有学校校长的专业能力较强才能领导一个学校走向成熟。思想的成熟才是整个学习成功的前提,思想的提升是学校开展新课改的保障。课程领导工作要具有专业素养,完成该工作的前提是具有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在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强化领导课程改革的能力,具有专业的课程知识。事实证明,校长要从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只有校长真正理解新课改的理念才能带领学校走向成熟。
2树立新课程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教师是唯一熟悉学生个人情况的参与者,因此在课程领导的过程中要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观。学生是新课改的直接受益者,校长在领导课程改革的同时也要具有新的学生观,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校长要相信学生具有主动性。在课程领导中校长要将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营造一个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环境。
二、规范课程设置
1合理设置课程目标。校长要从三个方面考虑设置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学校的建设目标;(2)树立课程目标时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制定;(3)制定课程目标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在制定课程时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入手,要从学校的现状出发。
2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1)课程安排要具有合理性,学校课程的安排要多样化,要涵盖各个方面,开设课程要涉及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课时的安排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要严格依据课程方案的要求,特别是学生课时之外的安排。(2)课时的安排要有张有弛,要严格执行,但是还要结合实际,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死板,课时的调整要具有一定的“度”。在小学阶段,有些学校在执行新课改方案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课时的安排上,比如有些学校还存在增加课时的情况。(3)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