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知识
人际交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一、平等尊重的原则
平等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而相互尊重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的感情基础和心理需要。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交往是平等的,尊重是相互的。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必须以平等的姿态出现,给他人以尊重,才可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同时,大学生应当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在与人进行交往时,不要觉得低人一等,也不能高高在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不能因他人的家庭状况、体貌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而另眼相待。二、理解宽容原则
不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是阻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喜欢和支持自己。但由于各自成长环境、价值观念、个性特征以及性别、地位和看问题角度的差异,同学间出现看法、行为方式的不一致,或因误会、不理解而产生矛盾都是难免的。因此,大学生要想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必须学会宽容理解他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斤斤计较,容忍他人一时的过失和不足,接受和悦纳他人,主动与人交往,以善良的行为去帮助人,宽容人。要想更好地做到理解宽容,换位思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情感和需要,只有在换位后双方才能相互理解、消除隔阂,实现心理相容。三、真诚信任原则
心理学的一项调查发现,人际交往中,受喜爱程度最高的6个个性品质中,真诚、老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等都是或多或少与真诚有关;不受欢送的品质则包括说谎、装假、不老实、不真实,可见,真诚受人欢送,虚伪令人讨厌。因此,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守诚信原则是必须的。四、互惠共进原则
互惠共进指的是自觉自愿地相互付出、相互支持、互惠互助,满足共同的心理需要,实现共同的进步。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是一种准经济交易,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只有双方等值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学生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虚心学习,又要对
f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真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