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因此,独立学院在产权范围内的办学行为,如规模发展权、计划调控权、收费项目与标准制定权等,理应拥有自主权,而不应由政府的计划和行政干预来强制规范,而主要应该由市场需求、教育服务的质量和社会信誉等调控,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优胜劣汰。
杨传谱认为,目前招生计划的刚性过强,国家对独立学院应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模式,而不是“指令性计划”模式。国家政府主管部门不能一方面赋予民办独立学院市场化运行机制这一生存权,另一方面又阻断独立学院与市场的必然联系,把独立学院置于公办高校计划经济管理的笼子里,任其窒息与死亡。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办公室主任齐铁峰副教授说,“独立学院目前面临一个深层次矛盾:资本的营利性逻辑与教育的公益性本质属性的矛盾”。
他表示,在独立学院的现实发展中,较高的学费标准和没有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已使得“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性原则面临新的挑战。学生背景的“非富即贵”,也有悖于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甚至会对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
在没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的条件下,独立学院采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从而使得独立学院从管理型组织正在走向经营型组织,甚至采用类似于企业管理的市场机制来改革大学的典章制度,以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办学效益。然而,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和投资者来说,资本的营利性逻辑与教育的公益性本质属性在独立学院如何形成新的统一?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独立学院何时“独立”
“你们会摘下公办学校的帽子,真正独立吗?”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一位校领导,面对这样的提问,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定会独立。
他说,独立学院只是现阶段的过渡,是“混合所有制”,武汉科技大学派了3个人来独立学院,也不在学校最关键的岗位,独立学院每年还向母校上缴学费的30%,可学校并没有享受母校很多教育资源、科技成果,只是借用了母校的名声。我们希望有一天能摘掉这顶帽子,真正独立,理顺关系。尽管起步阶段没有名校这棵大树,学校可能会困难些,但毕竟这是发展的方向。美国加州大学,22个分校,就有很多分校比母校好。
“尽管现在独立学院鱼龙混杂,不规范,但未来几年,经历市场的大浪淘沙,真正的独立学院会独立出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杨传谱说。
f采访中,一位独立学院校长说,“希望社会对独立学院能像对待新生儿那样多些呵护”,对于那些违规的学校,政府不应用减招停招等办法一棍子打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