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年级班别:姓名: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14级王磊任明
指导教师:
2014年10月
f郑州大学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分论坛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农民的养老问题也日显突出。自国家推行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以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农民参保意愿低,财政投入不足,缺乏法律依靠等多种因素入手,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等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对策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
(一)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
早在1986年,我国民政部就已经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社会1养老保险试点,并于1992年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民办发19922号)。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特别是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表1所示,到2009年末,我国农村人口718亿人,占全国总人数的5233。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有524359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仅为273,而城镇参保人数达23亿,覆盖率为352。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少,保障水平低。表12009年度我国城乡基本养老状况分析表项目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万人)覆盖率城镇6537047672301024352农村71830523352435973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出版。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也日趋弱化,为应对这一危机,满足我国农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政策。2009年9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决定在全国10的市(县、区、旗)开展新农保试点,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面覆盖3。并在2011年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工作。这是新农保第一次将大量的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中,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