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学困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温暖他们
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若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怎样让学困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学困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二、用真心感化他们
与好生相比,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真心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我试着吸收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处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我班有个号称“四大金刚”之一的王明,父母离异,和奶奶、爷爷一起生活,老人家年纪大了管不了他。平时他在班上调皮捣蛋,爱泡在连环画里,作业马虎,常拖拉或不做或抄袭,但他智力好、头脑反映快,特别爱好书法、美
f术。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他个别谈心,以各种形式和他谈学习、谈理想、谈连环画中的英雄,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