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
作者:董苏玲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个人遭遇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密切关系。2通过吟咏诗文进行体味、鉴赏,从而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修养。3体会李清照国破家亡、饱经忧患和离乱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学情分析《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可惜正值青春美好年华的少男少女们,其情感世界几乎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很难与古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对李清照的千古愁情更不能有深刻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写作教学法: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写出诗词中的画面。2诵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3比较法:通过与前期作品《减字木兰花》、《一剪梅》、《醉花阴》等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抓住意象,再现画面,感受词的意境美,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体现的愁之内涵。课时1课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板书声声慢
f初中时我们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最后一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时候的她因相思而比黄花瘦,现在的她也就是晚年时期的她又是怎样的境况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的晚期作品《声声慢》。
活动2绘画美:以写再现画面美
问题: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也就是说诗词中的景要有鲜明的画面感,那么《声声慢》这首词有哪些鲜明的画面?请你选择有感触的一处,发挥想象,揣摩词人心境,描述这幅画面。(设计这一活动就是想让学生能真正进入词中去,感受意境,体悟情感美。同时也想让学生意识到组与组之间要竞争,比赛哪一组写得最美。)
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要认真聆听,然后进行诵读指导,对于描述画面不到位的,教师可补充:
第一幅图:淡酒急风(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诵读指导:这几句要读出疲惫感叹息感。重读“最”、“淡”、“敌”。“怎敌他”停顿可稍微延长,留点空白。“风急”可以运用颤音的技巧来增强感染力。)
描述示范:刚觉得有点暖和却又冷了起来的时节,是最难保养身体的。你看,急风烈烈,将万物吹彻。满地枯黄,浓寒透骨凉。凄凄瑟瑟人憔悴,哪看风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