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实验学校课时教案
科目
语文
执教人
授课班级
九(3)(4)
课题
24三顾茅庐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课文内容。2.把握本章节中刘备和诸葛亮的性格特征。3.培养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学习方法。4初步感知文中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志存高远。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人物。在任何时候提到诸葛亮,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因为,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百分之百的中国的智多星。今天,我们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这一章节,不过是诸葛亮众多故事之一,但是,仅仅从这一个故事中,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的性格特征我们就可见一斑。二、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
1
f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文本链接1.三顾茅庐。“茅庐”即草庐。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三次亲临拜访,邀请诸葛亮帮助打天下。后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2.刘备161~223,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公元221年称帝,建都于成都,国号汉。3.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著作有《诸葛亮集》。4.《三国演义》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四、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刘备、诸葛亮、张飞。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五、课文精读一探究刘备的人物形象。1.圈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