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宽宏气度、诚心诚意。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刘备的特点?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来体现刘备的特点。
2
f1语言描写:“汝若同往,不可失礼”“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且勿惊动”“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2动作描写:“只在门首等着”“玄德拱立阶下”“又立了一个时辰”“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刘备闻言,顿首拜谢”……
3侧面描写:通过张飞的语言描写,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衬托出刘备的谦虚、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特点。
张飞的性格特点:鲁莽、急躁、讲义气。4.文中哪些事件或语句体现出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1斥责张飞;2见面之前,刘备的言行;3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说的话:“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4泣请孔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领悟刘备对诸葛亮态度认真,恭恭敬敬,体会他尊重人才、呵护人才、求贤若渴的品质。二探究诸葛亮的人物形象1.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诸葛亮的形象特点。淡泊名利、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门便知晓天下事、足智多谋。3.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2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不过虽逢其时、未逢其主之权宜之计。4.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诸葛亮的特点?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5.诸葛亮人称“卧龙”,课文是怎样写他的雄才大略呢?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睹青天”。6.小说中多次出现诗词,有什么作用?
3
f小说中三次使用诗词:第一次是孔明醒后所吟的诗,表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质;后两首是后人的赞诗,是对诸葛亮的才华与品质的赞誉。三首诗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
三研读孔明对策。1.孔明为刘备献策包括哪几层意思?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势力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3规划政治蓝图,打消刘备疑虑。2.孔明为刘备规划的政治蓝图是什么?汉室兴,大业成。3.怎样实现这一目标?以人和为基础,先取荆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