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要特别关注这些患者,说明注射胰岛素的目的和作用。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合成及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注射胰岛素是为了控制高血糖、防止病情发展和并发症发生,血糖控制后仍可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而1型糖尿病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不足,需终身注射外源性胰岛素长期替代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工作、寿命,并非如吸毒者一样成瘾,损害身体健康。按医嘱选择胰岛素剂型,
f向病人讲解和示范胰岛素注射方法、技巧,注意准确剂量、注射时间及储存方法,注射后按时按量进餐,避免低血糖发生。皮下注射时避免注射到血管内和肌肉层,采用多部位轮流注射。建议病人可先采用腹部皮下注射,垂直进针,方便病人自行注射。部位在腹壁脐周左右5cm处。腹部皮下脂肪厚,直刺时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压强大可快速进针,损伤组织少,病人疼痛轻[7]。口服降糖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要教会患者掌握常用药物的种类、特征、作用、不良反应、服药时间、服药与进餐时间的关系。让患者认识到低血糖是糖尿病容易出现的情况,让患者及家属知道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及应对措施。服用促胰岛素分泌剂、药物剂量过大、用药后未能按时进餐或进餐食物过少、运动量增大等都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合理用药、按时按量进餐、适当运动、增加血糖监测频次和避免饮酒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235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血糖测定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用血糖仪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地监测血糖。自我监测血糖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通过血糖监测,患者可以清楚自己是否处于危险状况,并可通过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向患者讲解自我监测血糖意义,血糖监测频率高,控制血糖好,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每降低10,可以使糖尿病相关的终点和死亡减少21,使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和心肌梗
f塞减少14,使外周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和死亡率降低43,使微血管病变降低37[8]。我国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频率仅为2~5次月,而美国为51次月,亚洲平均为6~8次月[9]。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为深入有效的教育,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从而改善糖尿病控制情况。同时,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受限,不能购买血糖仪,甚至不能定期就诊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