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现代人事管理学》复习资料
重点章:1、3、4、5、6、7、8、12章。
第一章
1、(单选)人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部门,在整个社会管理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2、(判改)人事管理的目的在于谋求人与事科学结合和公事人与组织密切配合的人事管理活动提供
理论依据。3、(单选)人事管理的实践活动是人事管理理论的基础,而人事管理理论是对人事管理规律的概括
和总结。4、(判说)谋求社会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是人事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5、(单选)人事关系是人事管理所特有的管理对象。6、(多选)人事管理对象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人、组织和事。7、(判改、单选)人事管理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源于它的科
学性,社会属性源于它的政治性和阶级性。8、(单选)人事管理自然属性宏观方面如人事管理的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等。9、(判说)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人事管理的目的以及管理者与被
管理者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带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印记。所以改革和完善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10、(单选、判改)如果说人事管理中的人和组织是人事管理目标的载体,那么人事管理的目标就是人事管理中的人和组织的灵魂。11、(多选)人事管理目标的四要素:主体、客体、任务、指标。12、(单选)长期目标是人事管理部门在较长的时间内所要完成的带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13、(单选、判改)宏观目标是指带全局性、总体性和战略性的目标。14、(单选)个体目标是指组织成员希望通过他们在组织中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15、(判改)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6、(单选、判改)学习和研究人事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组织人事管理体系,提高组织行政管理的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7、(单选、判改)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工作的总目标。18、(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特点:政治性、综合性、实用性。19、(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第三章
1、(单选)(1)人事管理是指各种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2)人事编制管理是指对各类国家机构人员配备的数量限制、数量计算标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