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试题
考1.考生要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试编号。生本试卷共8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道小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道小题。须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做答无效。知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分
本部分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目要求的一项。
1.以下历史事件的发生表明
1931年9月20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工农士兵
劳苦民众动员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宣战。
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
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正在发生转变
②中国共产党以民族解放为己任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深远
④敌后抗日根据地成果斐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规定“如无特重大的必要时,不企图扩大占领地区而占领地区划分为以
确保治安为主的治安地区与以消灭抗日势力为主的作战地区。”这说
明
A正面战场已形成对日本优势B日本已放弃继续进攻的努力
C国民政府采取消极抗日策略D敌后战场有效牵制日本进攻
3右侧地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中原突围1946年
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
攻。7月底,中原地区的人民解放军顺利突围。这
一战事意味着
A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B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区战略失败
C解放军开始了全面战略反攻作战D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决战阶段
4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撰写的大量文献、指示和电文中,以下文献按写作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解
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将革命进行到底》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f5右为清末竹枝词《沪江商业市景词》,其内容反映了A都市女性已经基本职业化B近代工业的生产组织方式C近代生活方式已丰富多彩D工人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
6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许多国家对新中国抱有怀疑态度,周恩来果断更改发言计划,在会上作补充发言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缫丝厂厂开十亩大围场,丝茧成包数万藏。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