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政治思想的核心。屈原并不是天生要做诗人的,作为楚国同宗的贵族,屈原最想看到的就是在他的努力下,楚王能够推行他的“美政”,使楚国能够国富民安,最后由楚国统一天下。屈原作为楚国的宗族,在他所读到的先秦典籍中,在他从政的实践经验中,对民众的力量和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屈原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政治领域,能够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为楚国所设计“美政”。屈原“美政”理想的建立,首先得益于他对民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正确认识,高度重视民众的力量,《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这里,屈原认为,天意即民意,民众所拥戴的,也即是上天所辅佐的。而民众所拥护的准则是什么呢?那就是“义”和“善”,只有这样的“圣哲”才能统治天下。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基于诗人目睹了民众生存的艰辛,民众的多灾多难,《离骚》中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述了他对民众苦难的同情。所以,“美政”思想的起点,是诗人对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如果是一个对民众生活漠不关心的官僚,是不可能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也不可能为建立一个使民众生活安定富裕的国家而奔走呼号。既然诗人认识到“民为邦本”的历史发展规律,那么,在人民之上的统治者君主和管理者臣属
f应该具备怎样的品性才能胜任统治和管理人民的要求呢?屈原提出了有德在位和选贤任能的主张。在《离骚》中,屈原用对比的手法回顾了历史上明君“遵道得路”的历史经验和昏君“猖披窘步“的可悲下场:“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诗人认为,作为国君,最重要的品德应该是“纯粹”和“耿介”。所谓的“纯粹”就是德行精美,不存其它的私恶杂念,善于任用德行才能操守一致的人。所谓“耿介”就是行政光明正大,不搞什么阴谋诡计,对臣下能够赏罚分明。而诗人最不能容忍君王的就是“猖披”的行为,即放纵不捡,满足私欲。屈原在辅佐楚王的过程中,由于小人的诋毁,造成楚王对他的疏远和流放,个人的打击对于屈原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离开了朝廷,也就意味着“美政”理想的落空和“美政”措施的不可能实施。想到这些,诗人的内心是愤怒的,也是哀怨的。所以在诗篇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