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修辞格
修辞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或过程。而修辞格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在形式上或意义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言语美学现象(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也就是说,汉语修辞格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手段或形式,来追求特定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结构形式。为了让学生熟悉和区别各种常用修辞格,提高运用汉语言文字的综合素质水平,本短文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把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九年制教育)中所出现的常用修辞格作一简要介绍,供各位学生学习参考。但要注意的是,在每个辞格中,所举例子多数没有作具体分析,希望各位同学在学习中注重理解,不要忽视这一分析认识过程。在写作中,本文参阅了博友的相关文章,在此感谢!!一、比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相似点,便用彼事物去描述所要表现的此事物,这种修辞手法叫‘比喻’,俗称‘打比方’。”(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在文章中,恰当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最基本的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一)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一种比喻。常见比喻词有“象”、“如”、“似”、“犹”、“若”等,且比喻词往往出现在本体和喻体中间,表明两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其表现形式为“A象B”。在并列的句式中,有时省略比喻词。
①“渐”的本质是时间。时间我觉得比空间更为不可思议,犹之时间艺术的音乐比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明喻)(丰子恺《渐》)
②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一是二。(明喻)(钱钟书《一个偏见》)
③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明喻)(达芬奇)
(二)暗喻暗喻也称“隐喻”,是喻体和本体都出现而比喻词一般不出现的一种比喻,常见
的表现形式有“A是B”、“A的B”、“AB”、“AB”等。
①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暗喻A是B)(贾平凹《秦腔》)
②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乱滚,这才成其为整齐的珠串。(暗喻A的B)(秦牧《散文创作谈》)
③诗歌一支,小说一支,散文一支,象三条大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稍后,剧作又脱颖而出。就像有四大江河流贯在中国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