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监测技术方案
NE匝道为路基匝道,在平面上与地铁S1号线存在4处交叉,分别位于桩号K050K0125及K0365K0405范围内。NE匝道K050K0125的设计高程为197m18128m(吴淞高程),填挖高度为30m22m;NE匝道K0365K0405的设计高程为11871m11751m(吴淞高程),填挖高度小于03m;NE匝道外侧的人行道设计高程为1172711607,填挖高度约30m28m,考虑到本立交范围内S1号线平均埋深超20m,NE匝道及外侧人行道拟按常规路基进行填挖处理。后期为优化立交范围内的绿化景观效果,本工程拟对NE匝道范围内的土方结合匝道的高程进行整平处理并种植绿化,地铁S1线水平向22m范围内的填挖高度为30m20m。
图16NE匝道与地铁隧道平面位置关系
14项目分类
本工程主要为桩基施工及上部土方填挖,按照资源公司关于地铁安全保护区施工作业监测数据采集项目分类的规定,该项目属于Ⅱ类项目。15施工工期
工期待定;本项目监测跟踪期为3个月。
南京地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5
f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
2、地铁保护监测
(龙西立交二期)地铁保护区监测技术方案
21监测依据及采用主要技术标准211方案的编制依据
(1)《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2014年5月)(2)《南京南站综合枢纽互通立交桥平面设计图》(3)南京地铁S1号线平面、纵断面图212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1)《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2013(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05
22监测的重要性及目的
根据南京南站综合枢纽互通立交桥平面设计图和《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有关规定,为保证地铁结构的安全,应对其进行全方位监测。通过监测工作的实施,掌握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工程结构引起的变化,为建设方及地铁相关方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评定施工对既有地铁工程结构的影响,及时判断既有地铁工程的结构安全,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3、监测范围及内容
31监测范围本次监测范围为地铁S1号线南京南站翠屏山站区间隧道,具体里程为
K33263K33486,约221m。
32影响范围段既有结构永久变形情况简要统计分析收集该里程段历史垂直位移观测资料,工后首期观测时间为2014年1月,运营首
期观测时间为2014年12月,末期观测时间为2016年3月,期间相对工后最大垂直位移量为147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