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最主要的筹资渠道和形式。上市公司的配股实际上是一次新的股票发行,企业为了达到“保资格”线,纷纷调整各自的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要求。并且一旦连续两年亏损或净资产为负就会被特别处理(ST),甚至招致停牌,也就丧失了从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为了符合刚性的制度要求,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关联方交易、非货币性交易、等等,利用监管的漏洞竭尽其能的创造账面利润。为了检验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笔者对净资产收益率作了频数分布分析见图41。
400
300
200
Freque
cy
100
0100750502500
02505
Mea
003383
StdDevN707
0113421
075
图41净资产收益率的频数分布图从图41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部分都集中在6附近,由此可以证明上述关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推论。对假设7的检验主要是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的。对不同行业股权集中度的方差分析见表42。
6
f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从表中可以看出行业不同股权集中度存在显著差异,这是行业性质不同的直接结果。表42方差分析表
SumofSquaresdf
Betwee
Groups
1144
19
Withi
Groups
12477
687
Total
13621
706
F值3317
Sig0000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深沪两市的707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股权集中度与国家股比例、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内部职工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股权集中度没有显著关系;行业不同股权集中度差异显著等结论。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拟提出以下建议:
(一)降低股权结构中国家股的比重
我国特有的股权二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并且由于国家股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因此,不可避免的使国家股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不利于股权治理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日前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其效果如何,可以根据证券指数的变化做出判断。至2005年11月14日深市收盘的上证综指为1090195点,虽然升幅不大,但却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将进一步吸引中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参与到股市中来。
(二)适度增大法人股及流通股的比重
法人治理结构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理结构,适度增加法人股和流通股比例可以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适度增加二者的比例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摩擦,提高加以效率,有利于弥补国家股主体缺位所带来的缺陷。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