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从未间断过。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上。Berle和Mea
s(1932)1开启了这一方面研究的先河,国外诸多学者均对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国内的学者如孙永祥和黄祖辉(1999)2、于东智(2001)3、施东辉(2000)4等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结论有相同之处,即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治理有重要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与受托关系、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经营委托与代理关系共同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公司治理不仅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框架,而且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所以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真正确立的保证。因此,虽然股权集中度被经济学家们视为一种既定现象,但事物之间总是存在联系的,所以本文拟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股权集中度的主要因素,进而从根源上找出公司治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回顾
Demsetz和Leh
(1985)5使用赫芬戴尔指数来测试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是股权集中度伴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系统管制强的行业公司股权集中度低于系统管制弱的行业公司股权集中度。Stee
和Torbi
(1998)选择的自变量主要有公司资产规模、销售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密集度、收益销售额、RD支出六个指标来检验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公司绩效对股权集中度有显著影响,行业与股权集中度存在相关性。RobertH.McGucki
和V.Nguye
(2001)6则从劳动力市场对股权集中度影响的角度加以研究,最总得出结论:劳动力市场是影响股权集中度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内文献回顾
冯根福、韩冰等(2002)7通过对深沪两市181家上市公司1996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元协方差分析、χ2检验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上市公司绩效、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而募集法人股比例、流通股比例与股权集中度负相关。
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可供参考的文献有限。尤其是国内,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是匮乏。从研究样本上看,虽然学者们的研究样本量均符合大样本的要求,但所用样本相对于上市公司总体来说仍显单薄,故说服力不强;从研究所涉及变量来看,对于绩效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在研究中均有涉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