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
2、分数的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今天我们在大教室上课,你们高兴吗?有没有信心上好这堂课?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吧!问一下:今天我们班有多少人在这儿上课?生:93人。93是个什么数?生:整数。你们中有谁知道自己的身高?生:158米、153米等。他们说的是一个什么数?
1
f生:小数。请看大屏幕(展示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跳出一份),我把一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的饼你会用哪个数来表示?生:14。14是一个什么数?生:分数。刚才,孩子们说到的整数、小数、分数,都是由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又特别是在分物、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人们就常用分数来表示。今天呢,我们就一起走进分数王国,去探索一下分数的意义。(师板书:分数的意义)二、新授1、把一个物体、一个长度单位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老师这儿给大家准备了好多的学习材料(出示:一张圆片、一张长方形纸、一条绳子),你们能从这些材料中选出一样来表示出14吗?生:能。那就从刚才的材料中选一样开始动手吧!
2
f(一、二分钟后)谁找到了14?抽生汇报:生1:拿着圆片叙述:把圆片对折再对折,就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圆片的14(师听完,问:为什么不随意折,要对折呢?生:对折才会平均分。师强调:平均分,并在黑板上贴相应图片,板书“平均分”、“4”、“1”“14”)。哪些孩子找到了长方形纸片的14?那你们都站起来,一起给大家汇报一下吧!(师贴对应图片,板书“4”、“1”“14”)哪些孩子找到了绳子的14?一起汇报一下吧!刚才,孩子们很轻松的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中找出了14,并且还能用语言表达出是怎样找到的,非常棒!2、把多个物体看作1个整体进行平均分。除了刚才的学习材料外,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其他的一些东西,请看:这是什么?生:4颗糖。你能表示出这些糖的14吗?生:能。
3
f那就拿出你们准备的4颗糖,开始摆一摆吧,边摆边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一、二分钟后)谁来展示一下?生在投影仪上边摆边叙述(把4颗糖平均分成4分,取其中一份就是这些糖的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