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社会更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在这个最好的时候我们不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好竞争准备,那我们以后凭什么去和别人竞争?甚至参与国际竞争?那以后我们到底是要去竞争谁创造的价值大还是去竞争谁创造的价值低呢?国家提出的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又从何谈起呢?
对方辩友刚才一再强调了兴趣的培养而忽视了责任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德才兼备的要求是要更注重责任感和品格的培养,我们现在的任务和责任就是搞好学习,如果连这个现阶段本就应该做好的事都不能去努力做好,那么还谈何责任和品格的培养?况且,人生而具有易受诱惑的特点,所谓的兴趣往往有许多并不是正当的或恰当的,比如玩游戏、长时间看电视等等。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自己有受过这种诱惑么?你们又是如何处理的?
f对方辩友刚才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但我想请问自主性是一开始就有的么?哪一个人的自主性可以在没有适当的指导和压力下得以持续?请问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么?
对方辩友刚才,是以个案来代替了全部,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确实有个别人补习班上不能好好学习,导致补习效果不佳,那么试问一个在人数较少的补习班上都不能好好学习的人,能在课堂上就掌握好本该掌握的知识么?而且你们可曾看到有更多的人通过课外辅导班巩固和掌握了更好的知识从而走上人生的巅峰么?
所以我们的意见是参加课外辅导班是利大于弊呀!我们并不否认补习班有一些弊病的存在,但我们能因为脚盆里的水脏了就把孩子也和脏水一起倒掉么?这么多家长都在给自己的孩子上课外补习班,请问难道那么多家长的思维是同时出现了混乱么?
我想大家可能听说过遗忘曲线这个东西,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而且最初遗忘速度会很快,以后又逐渐缓慢,在1到2个小时以后,课堂上学的知识中我们所能记住的东西只剩40左右了,况且一堂课是40分,很多时候人也不能时时保持精力集中,所以也
f难免会有遗漏的知识点。而课后的补习班刚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查漏补缺,可以复习和回忆课堂知识,巩固记忆,掌握好知识点,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么?
一直以来,“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盼望的,但由于在学校上课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教学大纲进行的,并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整个班级的学生不论成绩好坏,接受能力的高低,基本上都是统一讲解,所以很容易造成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听不懂,却没机会来慢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