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管及皮瓣的缝线在术后10~14天拆线,若张力较大可延长2~4天。
(1)用物准备:换药用具1套(包括换药碗、镊子、止血钳各1把)、剪刀1把、75乙醇棉球、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凡士林油纱或溃疡油纱布及适宜的纱布敷料、胶布、绷带及弯盘等。
(2)操作步骤:除去敷料,观察缝线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感染、积液或积血等。用止血钳夹持75乙醇棉球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拔除引流物前应轻压患部并观察有无积血或积液,如仍有时,应将引流条或引流管稍做旋转或拔出一点,
f重新包扎,继续保持一天。需拆线的伤口,若愈合情况良好可一次拆除;较大的缝合伤口或缝合有张力的伤口应作间断拆线,待1~2天后再全部拆完。拆线后如发现伤口愈合不良,可用创口黏合胶布粘贴,用汽油棉签擦去伤口周围皮肤的胶布痕迹,伤口处覆盖凡士林油纱布和无菌敷料,并用胶布绷带固定。
2、肉芽创面的换药(1)用物准备:同缝合伤口拆线。(2)操作步骤:首先应观察创面的肉芽成长情况,正常的新鲜健康肉芽创面可用75乙醇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或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蘸净创面分泌物,然后用干棉球蘸干,再用75乙醇棉球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用凡士林油纱布或溃疡油纱布一层覆盖创面,多层纱布包扎。(3)对肉芽组织不健康创面的处理:应根据所见情况予以相应处理。①水肿肉芽:肉芽色苍白、表面臃肿,生长过度,常突出于创面,触之有浮动感,3~10高渗氯化钠或10硫酸镁溶液湿敷,并进行加压包扎;水肿肉芽创面不宜用油纱布覆盖,因其不吸收渗液,反而会促进水肿肉芽的增生;②陈旧性肉芽:肉芽色暗红,不新鲜,有时其表面有一层猪油样分泌物,创面高低不平,呈陈旧性出血状态,生长缓慢。创面周边常有一圈硬化皮阻碍生长,俗称“锁口皮”,应予揭取,肉芽创面应轻轻剪平。但不可粗暴乱刮,以防仅存的少许肉芽结缔组织被刮去,随即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压迫止血,其换药不可过勤,换药时也不可过分擦洗。必要时局部可用去腐生肌的中药敷用,以促进坏死组织脱落;③炎症肉芽:肉芽易出血,表面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创面周围可有红肿,患者自觉局部疼痛,应加强局部抑菌、灭菌处置,取创面拭子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行局部创面的湿敷,保持引流通畅。这种肉芽创面换药应
f较勤,可每日更换;④坏死肉芽:肉芽呈灰白或紫黑色,表面污秽或干燥,有时为干痂,应将坏死部分剪除,并注意改进创面局部的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