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备齐敷料及器械,凡接触伤口辅料者不得再接触供应台上的无菌物品,需要时应重新洗手后方可再取,以保持无菌台面的清洁。
f2、开瓶后的无菌溶液(如09氯化钠注射液等),应标明开瓶时间,超过24小时则不可继续使用。
3、换药室护士协助医师换药只负责供应工作,不得接触患者伤口,不给患者解开绷带、揭敷料;多个患者换药时,每位患者用过的器具及换下的敷料,由医师放置在规定地方;全部换药完毕后由护士集中处理,严禁将揭下的敷料任意放置在床上、桌上或地上。
五、换药室的常规工作(一)清洁工作1、每日打扫一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换药车、换药床、物品柜、器械柜的尘土;每日换药结束后用含氯消毒液擦地面;每月大扫除一次,用含氯消毒液冲刷地面、墙面,保证室内窗明几净。2、换药时使用一次性隔离单置于换药床上,做到一人一单,及时更换。(二)器械管理1、每日清点检查常用物品,每月总清点检查一次,保证一次性无菌物品种类及数量齐全,其他器具使用性能良好,发现损坏应及时报告护士长补充更新。2、每日检查无菌包的有效期,到期物品应及时更换或重新灭菌。3、操作台上的器械盒、油纱盒等无抗菌能力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无菌持物钳4小时更换。(三)空气消毒及检测1、每日换药结束后先通风换气30分钟,然后用紫外线灯照60分钟后再通风换气5分钟,以减少室内的臭氧气味;准确记录紫外线灯照射时间。
f2、每周用95乙醇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以保持灯管表面清洁;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或油污应随时擦拭。
3、每3个月或每100小时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对紫外线KJ管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按有关部门规定进行),以检测紫外线灯管的性能,便于及时更新。在不具备检测的条件下,可根据紫外线灯管照射的累计时间计算。每只灯管使用寿命约为1000小时,当使用时间达到34时应予以更换。
4、每月进行一次换药室内空气的细菌培养。六、基本换药技术
换药室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或参与一定的换药配合工作,所以换药室的护士应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
1、拔引流条或拆线缝合伤口留有引流条者,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拔出,置负压引流管者在确诊无积液吸出后拔除;伤口拆线时间可根据伤口的部位和性质不同,一般应按医嘱执行。伤口在颜面部者一般直接缝合,可于术后5~7天拆线;锁骨上、腹部伤口在术后10天拆线;游离植皮拆线,在关节等活动部位,一般延长到14天左右;手部伤口者在术后10天r